各位老师:
大家好!
刚刚各位看了一起处理学生叛逆,亦或可称之为处理师生冲突的案例,聆听了几位一线班主任这个案例的精彩点评。下面我想就“如何化解学生的叛逆情绪”这一话题跟大家作更深入的探讨,讲得不对的地方,欢迎各位批评指正。
关于“学生的叛逆”,我想,每位从事教育工作的朋友都能谈出一些心得,都会有一些思考。今天我想跟各位分享的主要有两点:一是如何认识、或看待学生的叛逆;二是如何化解学生的叛逆。
一、如何认识学生的叛逆
这一点,有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什么是叛逆?
百度百科里对叛逆有如下解释:所谓叛逆,顾名思义,就是反叛的思想、行为……忤逆正常的规律,与现实相反,违背他人的本意,常常做出一些出乎意料之外的事。
《行为心理学》认为“叛逆不过是一种冲动的行为”。
按照这些说法,案例中的小A,上课看漫画书,并对老师大叫,确实是一种叛逆的行为。其实,给“叛逆”作一个严格的界定意义并不大,对于教师而言,在教育者的角度,学生的很多冲动的、尤其是带来师生冲突的行为,都可看做是“叛逆”。重点不是区分学生的行为是否是属于“叛逆”,而是在于,如何成功化解这种情绪,如何避免师生冲突,而不至于让学生偏离正常的教育轨道。
第二,学生为什么会叛逆?
在《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中,叛逆被称为“反抗”。人的一生会有明显的、不可缺少的两个“反抗期”。
1.随着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儿童自主欲求也逐渐提高。婴儿非常乐意在母亲怀抱中做各种游戏,可进入幼儿期就逐渐拉开与母亲的距离。他们的活动范围日益扩展,从对母亲的全面依赖状态,向一定程度的自立发展。对周围的事情都想“我自己做”,对父母的帮助、指示、阻止总要用“不”来反抗。这就是第一反抗期,大约在幼儿三四岁的时候出现。
对父母的反抗行为的表现是发展中的正常现象,不能因为受此烦扰而祈求没有反抗期。如果孩子没有反抗行为,这多是因为父母的教育过于严厉,孩子自主的欲望受到抑制,或者父母过于溺爱,一切欲望有求必应,从而剥夺了儿童自我发展的机会。有研究表明,经过了反抗期的幼儿,成人以后自主性强;而那些未表现反抗期者,在成人以后有自主性和主动性缺乏的倾向。所以在第一反抗期时,父母给予适当的辅助,让儿童充分建立自主意识,能帮助孩子建立起稳定而强烈的独立人格和意志,对孩子的成长很有帮助。
但是当孩子进入学校,发展到“童年期”,其主导活动由“游戏”变成了“学习”。这是需要建立规则的时期。但现实的状态是,很多家长没有这个意识,只是觉得“孩子还很小”,还是按照幼儿期的模式对对待孩子。迁就、溺爱、过分满足、包办代替等一些不正当的教育方法,会促使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这样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便是听不到批评、自制能力很差、脾气还很大,容易冲动。在小学阶段,发生叛逆行为、发生师生冲突的这些学生,大都是学习习惯不好,入学伊始便没有养成良好习惯。
2.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有一个心理逆反和反抗阶段,这就是第二反抗期。由于青春期的发展非常复杂、充满矛盾,人们又把它称为“困难期”、“危机期”。这一时期个体由童年向成人过渡,年龄大约为11、12~15、16岁,相当于初中阶段。这个阶段的个体身体发育迅猛,心理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在身心发展不平衡、成人感和半成熟现状之间的错综矛盾所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变化,人们(特别是父母)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当然,由于家庭教育方式的差异、个体发展的差异等方面的原因,第二反抗期有提前和延迟的现象。提前的在小学高年级,延迟的可能到高中初期发生。
第二反抗期常常表现为硬抵抗、软抵抗、反抗迁移三种形式。硬抵抗,表现出态度强硬,举止粗暴。软抵抗,呈现出漠不关心,冷淡相对。反抗迁移,会迁怒于其他成人,尤其是反叛母亲行为居多。这个时期由于个体需要建立独立自尊和独立人格,需要寻求自我认同感。所以他就必须迅速脱离对父母的依赖,特别是母亲的依赖,才能建立起自主人格。但这时父母又一下子不适应这种独立的行为方式,所以给人们的感觉就是这时的孩子很叛逆,管不了,形成典型的反抗行为。
第二反抗期的成因,集中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
生理方面,由于身体加速成长,生理迅速成熟,使少年儿童产生了“成人感”——自以为已经成熟。又因为发展的不平衡,他们在知识、经验、能力方面并未成熟,只处于半成熟状态。这就造成成人感与半成人现状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是造就反抗期的主要原因。
心理方面,由于自我意识的飞跃发展,使他们进入“心理断乳期”。正如婴儿断奶一样,在心理上要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要以独立人格出现。因为发展的不协调,他们的心理能力明显滞后于自我意识,从而呈现难以应付的“危机感”。
社会因素方面,进人中学以后,学校环境和教与学的新要求都发生很大的变化,这种更高的要求,就势必激励他们产生“长大成人”的责任感。另外,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非常注重自己在同龄人群中、在朋友中的地位,他们力求找到知心朋友,渴望得到别人的接纳和尊重。为此,他们要力争一个独立自主的人格。当自主性被忽视或受到阻碍,个性伸展受阻时,就会引起反抗。
第三,班主任应如何看待学生的叛逆呢?
首先,学生的叛逆是有意义的,是必不可少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的叛逆其实是学生的成长,是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
其次,很多时候,学生的叛逆行为的出现是有原因的,甚至很多时候是由老师自己引发的。像案例中的小A,如果李老师不强行没收他的漫画书,会引发他在课堂上大叫吗?
最后,教师切不可认为“学生不听自己的话”就是叛逆。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独立的生命个体,在人格上与我们是平等的;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在法律上也是与我们平等的;作为有血有肉有头脑的人,在思维上与我们也是平等的。作为老师的我们,讲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理吗?学生百分之百按照我们的要求去做就一定能成功吗?成功的标准是我们能定出来的吗?很多老师觉得学生的一些行为挑战了自己的权威,才让他觉得不爽,其实这是老师“自私”无“真爱”的一面。站在这个角度,开始情景剧后老师们的讨论中讲到的“情绪牺牲”,也就更显重要了。当我们感觉自己被触犯,我们是心平气和地去以一名教育者的使命去开展教育活动,还是一味地去批评学生,满足自己内心的平衡?答案不言而喻,当然是要怀一颗真爱之心,怀着教育工作者的崇高使命和职业道德去做真正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事。
在这里我还给大家提供两段话,或许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青少年,以及更好地给自己在青少年面前“定位”。
1.一位略带诗人气质的心理学家曾经这样描绘他心目中的儿童:
在儿童的身上集中着人类精神的本原:
儿童的执著,表现着人类求真的实验精神,;
儿童的烂漫,体现着人类求美的艺术精神;
儿童的率真,反映着人类求善的道德精神。
在儿童清澈的明眸中,
闪烁着科学家的敏锐、艺术家的热情和哲学家的简洁。
我想,所谓成熟,
不过是重新体验儿时游戏的认真态度
和重新审视儿时积极的早期经验。
只有了解儿童,才会尊重儿童。
尊重儿童,就是尊重人类本身。
2.纪伯伦的诗篇《爱小孩》中有这么几句:
他们在你身旁 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 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 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 也不在过去停留
二、如何化解学生的叛逆情绪?
这个问题是咱们这个专题的重点,因为有效地化解学生的叛逆情绪真的很重要,处理稍有不慎,便可引发伤害事件,这样的新闻报道时有发生。
09年11月的一天,广西北流市一初中正在进行学期段考,李老师交叉分配到刘同学所在的考场监考。她很快发现个别学生有点“小动作”,而小刘也是作弊的嫌疑对象之一。李老师于是“关照”了小刘几次,小刘不服气争辩了几句。也许是平时习惯,其言语有污言秽语。然而,李老师为了考场的秩序隐忍不发。小刘的“小动作”并没有因为李老师的紧盯而停止。结果,在两人再次发生争执时,这个小姑娘一句极其肮脏的话又脱口而出。李老师终于被激怒了,说:“你再讲多几句!”可是,李老师的“威胁”并不起作用——小刘竟瞪着她,一字一顿,清晰地再重复了一次那句脏话。李老师终于忍无可忍,喝道:“我替你父母教训一下你!”然后用手捏住她的嘴,而小刘用力一摆头挣脱……事态就因此变得严重了。李老师留着指甲,指甲在小刘脸上划出几条明显的伤痕。这时,两方的情绪完全失控了,小姑娘尖叫着向老师还击,双方发生了肢体冲突。最后闹得满城风雨、不可开交!
再看案例《小A突变》,如果班主任何老师不懂得化解小A的叛逆情绪,在小A进办公室后继续高压“教育”,那此事结果就难以预料了。
下面,我想先从“如何预防学生出现叛逆情绪”谈起,再谈当叛逆情绪出现时,我们如何处理和化解。
前面讲了,学生的叛逆,是其心理发展的必然会出现的现象,但很多时候是指向父母的。学生在学校叛逆的程度远比在家小。那作为教师的我们,如何让学生不在我们面前叛逆呢?下面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
第一,尊重学生,依法执教。学生,作为生命个体和国家公民,无论在人格上还是在法律、社会地位上都应该与我们是同等的。教师育人,切不可高高在上,漠视学生,否则,我们的教育活动,很容易变成“违法活动”。比如,案例中的李老师,试图没收小A的漫画书,并最终导致漫画书撕坏。在法律的界定里,这里的“漫画书”,属小A的私有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七十五条规定: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破坏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小A不让李老师没收自己的漫画书,是保护自己的私有财产,是完全正当的。李老师不从尊重学生的角度出发,一味强调自己的权威,不知不觉中出现了“违法”行为,这是当前教育中很普遍的现象。还有的比如学生迟到,或上课扰乱课堂秩序,老师将他们拖到教室外面“罚站”,这也是违法行为,这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还有,我前面讲到的,学生在人格上和我们是平等的,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其实就不光是师德的要求,更是法律的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在《宪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中都有明确的要求。
教师是文明的传播者,首先要有守法意识,尊重学生,这样才能创造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有效避免学生激起叛逆情绪。
第二,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你OUT了”——一句普通的广告语迅速流传开来,并在青少年口中广为传播,其实正好呼应了他们追求个性、崇尚“另类”的心理需求。有调查显示,“幽默、时尚”是当下中小学生最喜欢的老师个性之一。青少年文化,是一种亚文化,这种文化有其自身的特点。与主流文化相抗争是其特点之一,所以“鄙视、非主流”等是他们的高频热词。教师如果主动了解其文化特点,便不会处处强调“教育”、处处讲“大道理”;而是会在一定程度、一些时候尊重学生,给与他们自由——甚至偶尔来几次无伤大雅的“非主流”,那师生关系一定会十分融洽。教师是需要威性,但威性何来?“不怒而威”才是最好的境界。做一个让学生既爱又怕的教师才是教师威性的最好体现。
第三,爱学生,并使学生感受到爱。爱能促进产生积极的情绪,从而转化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部动力。教师只有加深对学生的爱,学生才能观察和体验到教师对自己的谆谆教导,也才能尊重教师,尊重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热爱教师所讲的道理,从而把教师的要求,转化为自身的行动。我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经说过:“教师让学生做任何一件事,都应该使学生觉察到心灵有一种美感、幸福感、自豪感。这种幸福感就能成为学生继续做同类事情的动力源泉。”所以,教师对学生无私、宽厚的爱,会激励学生追求真理。利用从教师那里感知到的情感体验,去对待别人,逐渐学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中包括师生关系。这样,学生就会理性地处理师生之间的矛盾和问题,而不是采用叛逆、冲突这种较冲动、不理智的方式。
现在来说说如何化解学生的叛逆情绪。
有了前面的心理和思想上的准备,学生的叛逆情绪发生机率也许会大大降低,但不代表不会出现。尤其是作为班主任,常常要处理别的老师与引发学生叛逆的冲突事件。像《小A的突变》中的情景,班主任无可避免地会要遇到学生的叛逆。当学生出现叛逆情绪时,以下三个步骤和要点特别重要。
第一,共情。
共情(Empathy)是由人本主义创始人,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概念。此词有多种译法,比如共情、投情、神入、同感心、同理心、通情达理、设身处地等等。
在师生沟通中,共情表现为:教师能设身处地地理解学生,从而更准确的掌握信息;学生会感到自己被理解、悦纳,从而会感到愉快、满足,这对沟通进展会有积极的影响;促进了学生的自我表达,自我探索,从而达到更多的自我了解和师生双方更深入的沟通交流。
案例中班主任何老师,化解小A的叛逆情绪,采取的第一个策略便是“共情”。他对学生说的第一句是:“小A,你现在是不是很生气?”这句话体现了教师设身处地地理解学生,直接反馈学生的情绪。所以,小A立刻觉得被理解,从而感到满足,心理得到平衡,解除了戒备,身体慢慢得到放松。
接下来的两句话:“你是不是觉得李老师不应该撕坏你的漫画书?”和“你是不是很讨厌别人动自己的东西?”则是在价值观层面上再一次的共情。这一层面的共情,更加让对方感到自己被理解和尊重,他再一次获得一种更大的满足感。
班主任接下来的第四句话:“呵呵,我也不喜欢别人随便动自己的东西,”仍然是共情,这让学生觉得他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老师也这样,一下子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谈话从教师主动,开始转向学生主动。果然,学生觉得完全放松后,一下子激起了表达欲望,开始自我对话。到这个时候,第二个技巧便“闪亮登场”了。
第二,倾听。
有人认为,班主任工作,能说会道是第一位的。其实不然,倾听才是第一位的。倾听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展开良性沟通的基本要求。倾听是沟通的第一步,是建立良好沟通关系的基本要求。倾听既可以表达对学生的尊重,同时也能使学生在比较宽松和信任的氛围下对老师诉说自己的烦恼,开展自我分析。
倾听时老师要认真、有兴趣、设身处地地听,并适当地表示理解,不要带偏见和框框,不要做价值评判。对学生讲的任何内容不表现出惊讶、厌恶、奇怪、激动或气愤等神态,而是予以无条件的尊重和接纳。可以通过言语和非言语来对学生的倾诉做出反应,比如,“噢”、“嗯”、“是的”、“然后呢”等,以及点头、目光注视、微笑等。
案例中的班主任老师就很好地进行了倾听,充分地让学生表达自己。班主任说了很多很简单的“哦”、“嗯”等字。不要小看这些字。这些可被看作是“敲门砖”,能促使、鼓励学生谈下去,对良性沟通的推动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敲门砖”不但打开了沟通的大门,还传达了对孩子的接受以及对他本人的尊重,它们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你有权表达自己的情绪。”
“我尊重你以及你的想法和情绪。”
“我可能会从你那里学到些什么。”
“我真的很想听听你的观点。”
“你的想法值得一听。”
“我对你很感兴趣。”
“我希望和你建立亲密的关系,希望更多地了解你。”
所以学生会愿意继续讲下去,并且开始进行自我分析、自我对话。
除了这些简单的敲门砖,班主任也还说了一些较完整的句子,这些句子也都是表达了对学生的积极倾听和回应,对学生的一些好的想法做出及时的鼓励和认同。最终,学生自已说出了事情的解决办法,叛逆情绪完美化解,冲突圆满解决。
但有时,学生的叛逆情绪很强烈,师生之间的冲突很大,并涉及到一些原则问题,双方都可能僵持不下,那就不得不靠第三种策略了。
第三,双赢沟通。
双赢沟通是一种不涉及权力的方法——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种“没有输家”的方法。冲突解决后,完美有人赢也没有人输。双方都赢了,因为冲突的解决方案必须被双方接受。这是一种双方对最终的解决方案达成共识的冲突解决方法。这种策略出现在学生的叛逆情绪很强烈,双方冲突很大的时候。
比如:一个学生违犯学校校规,在校园内骑车,被扣分。事情到了第三次,班主任老师特别生气,于是找学生谈话。如果老师一味地以权威压制,那有可能学生被迫接受,但并不一定会从内心深处认可,也就是就最终会导致破坏师生关系。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学生根本不接受,老师一再坚持,于是导致冲突升级,事情闹大。而如果用双赢沟通的策略,对话是这样进行的:
班主任:我们需要讨论一下关于你在校内骑车的问题。学校有明确规定不准在校内骑车,而你今天第三次违规,导致班级扣分。我为此很生气,前两次我都跟你讲过。我想,这个问题是我们之间的一个矛盾。我想听听你对这个问题的想法。
学生:(感到有一点奇怪——老师竟然没有大发雷霆。)好吧,老师你能如此坦诚地交流,那我也不妨直说,我就是想不通,为什么学校老师可以在校内骑车穿来穿去,速度比我们的还快好多,我们学生就不许。
班主任:哦,那么,你在校内骑车并不是自己的一种需要,而是表达一种不满。
学生:是的。我私底下跟同学们交流过,他们也都不认同这个规定。所以,虽然我给班上扣分了,但同学们一点也没讨厌我。
班主任:可是,这个问题总要解决。我们都不想班级扣分,不想班级落后。而我也不是校长,无法对这个规定进行修改。你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有什么好的办法?
学生:我也知道,学校这样规定是出于对我们安全的考虑。
班主任:是的,咱们学校学生这么多,如果不这样规定,很容易出事。
学生:嗯,我们理解。我们就是心理不舒服,不平衡。
班主任:可是,老师们有时要赶时间,再说,老师群体也比你们少很多啊。
学生:赶时间不是理由,赶时间不知道早一点出门啊。
班主任:嗯,你的话蛮“犀利”啊。
学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呵呵,不过,老师群体比我们少倒是真的。
班主任:是的。
学生:我有一个主意,学校组织一次师生之间的骑车比赛怎么样?这样,也许能让我们平衡一点。
班主任:可是,如果搞这样的比赛,我担心大家为了追求更快的速度,出安全事故。
学生:也是的。要不我们就比“慢骑”。跑道100米,看谁骑车最后到达。这样便不会有安全事故了!
班主任:(眼前一亮)你的意思是如果学校举行一次这样的比赛,让你们有机会跟老师们比试一下,你们便会内心平衡很多,以后不再为学校的这个规定“钻牛角尖”?
学生:是的,我保证,大家都是这么想的。
班主任:这个主意还真不错。不会有什么安全问题,还能引导大家骑车速度放慢,更可以融洽学校师生之间的感情。好,我去向学校提议,我相信学校会同意的。
学生:谢谢老师。
班主任:那这个问题咱们就这样说好了。
学生:嗯,说好了。我还要感谢老师今天没有把我臭骂一顿,对于给班级扣分这件事,我正式向您说声对不起。
班主任:(开怀大笑)你这个鬼崽子,好了,上课去吧!
在这个案例中,学生的叛逆让他们对学校的规定发出质疑,认为是不合理,并屡屡挑战学校的权威。这是中学生心理的明显特点。班主任老师没有爆发自己的情绪,而是采取“双赢沟通”的策略,跟学生一起商讨解决矛盾冲突的办法。在对话的过程中,老师渐渐理解学生出现这一行为的背后真象。如果不是这样的沟通,我想,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学生对学校的规章制度反感,如果不是这样的沟通,那这件事情很难得到圆满的解决。
以上三点便是化解学生叛逆情绪的步骤和要点,此外,在教育中还要特别注意三个原则:
1.关系大于教育;
2.方式重于内容;
3.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
这些都很好理解,由于时间关系今天就不举例展开来讲了,希望还有机会跟各位进一步沟通。
好了,今天的讲座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参与,祝各位身体健康、天天开心!
谢谢!
——专题讲座
益阳市朝阳国际实验学校 何义
大家好!
刚刚各位看了一起处理学生叛逆,亦或可称之为处理师生冲突的案例,聆听了几位一线班主任这个案例的精彩点评。下面我想就“如何化解学生的叛逆情绪”这一话题跟大家作更深入的探讨,讲得不对的地方,欢迎各位批评指正。
关于“学生的叛逆”,我想,每位从事教育工作的朋友都能谈出一些心得,都会有一些思考。今天我想跟各位分享的主要有两点:一是如何认识、或看待学生的叛逆;二是如何化解学生的叛逆。
一、如何认识学生的叛逆
这一点,有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什么是叛逆?
百度百科里对叛逆有如下解释:所谓叛逆,顾名思义,就是反叛的思想、行为……忤逆正常的规律,与现实相反,违背他人的本意,常常做出一些出乎意料之外的事。
《行为心理学》认为“叛逆不过是一种冲动的行为”。
按照这些说法,案例中的小A,上课看漫画书,并对老师大叫,确实是一种叛逆的行为。其实,给“叛逆”作一个严格的界定意义并不大,对于教师而言,在教育者的角度,学生的很多冲动的、尤其是带来师生冲突的行为,都可看做是“叛逆”。重点不是区分学生的行为是否是属于“叛逆”,而是在于,如何成功化解这种情绪,如何避免师生冲突,而不至于让学生偏离正常的教育轨道。
第二,学生为什么会叛逆?
在《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中,叛逆被称为“反抗”。人的一生会有明显的、不可缺少的两个“反抗期”。
1.随着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儿童自主欲求也逐渐提高。婴儿非常乐意在母亲怀抱中做各种游戏,可进入幼儿期就逐渐拉开与母亲的距离。他们的活动范围日益扩展,从对母亲的全面依赖状态,向一定程度的自立发展。对周围的事情都想“我自己做”,对父母的帮助、指示、阻止总要用“不”来反抗。这就是第一反抗期,大约在幼儿三四岁的时候出现。
对父母的反抗行为的表现是发展中的正常现象,不能因为受此烦扰而祈求没有反抗期。如果孩子没有反抗行为,这多是因为父母的教育过于严厉,孩子自主的欲望受到抑制,或者父母过于溺爱,一切欲望有求必应,从而剥夺了儿童自我发展的机会。有研究表明,经过了反抗期的幼儿,成人以后自主性强;而那些未表现反抗期者,在成人以后有自主性和主动性缺乏的倾向。所以在第一反抗期时,父母给予适当的辅助,让儿童充分建立自主意识,能帮助孩子建立起稳定而强烈的独立人格和意志,对孩子的成长很有帮助。
但是当孩子进入学校,发展到“童年期”,其主导活动由“游戏”变成了“学习”。这是需要建立规则的时期。但现实的状态是,很多家长没有这个意识,只是觉得“孩子还很小”,还是按照幼儿期的模式对对待孩子。迁就、溺爱、过分满足、包办代替等一些不正当的教育方法,会促使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这样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便是听不到批评、自制能力很差、脾气还很大,容易冲动。在小学阶段,发生叛逆行为、发生师生冲突的这些学生,大都是学习习惯不好,入学伊始便没有养成良好习惯。
2.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有一个心理逆反和反抗阶段,这就是第二反抗期。由于青春期的发展非常复杂、充满矛盾,人们又把它称为“困难期”、“危机期”。这一时期个体由童年向成人过渡,年龄大约为11、12~15、16岁,相当于初中阶段。这个阶段的个体身体发育迅猛,心理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在身心发展不平衡、成人感和半成熟现状之间的错综矛盾所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变化,人们(特别是父母)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当然,由于家庭教育方式的差异、个体发展的差异等方面的原因,第二反抗期有提前和延迟的现象。提前的在小学高年级,延迟的可能到高中初期发生。
第二反抗期常常表现为硬抵抗、软抵抗、反抗迁移三种形式。硬抵抗,表现出态度强硬,举止粗暴。软抵抗,呈现出漠不关心,冷淡相对。反抗迁移,会迁怒于其他成人,尤其是反叛母亲行为居多。这个时期由于个体需要建立独立自尊和独立人格,需要寻求自我认同感。所以他就必须迅速脱离对父母的依赖,特别是母亲的依赖,才能建立起自主人格。但这时父母又一下子不适应这种独立的行为方式,所以给人们的感觉就是这时的孩子很叛逆,管不了,形成典型的反抗行为。
第二反抗期的成因,集中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
生理方面,由于身体加速成长,生理迅速成熟,使少年儿童产生了“成人感”——自以为已经成熟。又因为发展的不平衡,他们在知识、经验、能力方面并未成熟,只处于半成熟状态。这就造成成人感与半成人现状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是造就反抗期的主要原因。
心理方面,由于自我意识的飞跃发展,使他们进入“心理断乳期”。正如婴儿断奶一样,在心理上要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要以独立人格出现。因为发展的不协调,他们的心理能力明显滞后于自我意识,从而呈现难以应付的“危机感”。
社会因素方面,进人中学以后,学校环境和教与学的新要求都发生很大的变化,这种更高的要求,就势必激励他们产生“长大成人”的责任感。另外,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非常注重自己在同龄人群中、在朋友中的地位,他们力求找到知心朋友,渴望得到别人的接纳和尊重。为此,他们要力争一个独立自主的人格。当自主性被忽视或受到阻碍,个性伸展受阻时,就会引起反抗。
第三,班主任应如何看待学生的叛逆呢?
首先,学生的叛逆是有意义的,是必不可少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的叛逆其实是学生的成长,是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
其次,很多时候,学生的叛逆行为的出现是有原因的,甚至很多时候是由老师自己引发的。像案例中的小A,如果李老师不强行没收他的漫画书,会引发他在课堂上大叫吗?
最后,教师切不可认为“学生不听自己的话”就是叛逆。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独立的生命个体,在人格上与我们是平等的;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在法律上也是与我们平等的;作为有血有肉有头脑的人,在思维上与我们也是平等的。作为老师的我们,讲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理吗?学生百分之百按照我们的要求去做就一定能成功吗?成功的标准是我们能定出来的吗?很多老师觉得学生的一些行为挑战了自己的权威,才让他觉得不爽,其实这是老师“自私”无“真爱”的一面。站在这个角度,开始情景剧后老师们的讨论中讲到的“情绪牺牲”,也就更显重要了。当我们感觉自己被触犯,我们是心平气和地去以一名教育者的使命去开展教育活动,还是一味地去批评学生,满足自己内心的平衡?答案不言而喻,当然是要怀一颗真爱之心,怀着教育工作者的崇高使命和职业道德去做真正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事。
在这里我还给大家提供两段话,或许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青少年,以及更好地给自己在青少年面前“定位”。
1.一位略带诗人气质的心理学家曾经这样描绘他心目中的儿童:
在儿童的身上集中着人类精神的本原:
儿童的执著,表现着人类求真的实验精神,;
儿童的烂漫,体现着人类求美的艺术精神;
儿童的率真,反映着人类求善的道德精神。
在儿童清澈的明眸中,
闪烁着科学家的敏锐、艺术家的热情和哲学家的简洁。
我想,所谓成熟,
不过是重新体验儿时游戏的认真态度
和重新审视儿时积极的早期经验。
只有了解儿童,才会尊重儿童。
尊重儿童,就是尊重人类本身。
2.纪伯伦的诗篇《爱小孩》中有这么几句:
他们在你身旁 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 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 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 也不在过去停留
二、如何化解学生的叛逆情绪?
这个问题是咱们这个专题的重点,因为有效地化解学生的叛逆情绪真的很重要,处理稍有不慎,便可引发伤害事件,这样的新闻报道时有发生。
09年11月的一天,广西北流市一初中正在进行学期段考,李老师交叉分配到刘同学所在的考场监考。她很快发现个别学生有点“小动作”,而小刘也是作弊的嫌疑对象之一。李老师于是“关照”了小刘几次,小刘不服气争辩了几句。也许是平时习惯,其言语有污言秽语。然而,李老师为了考场的秩序隐忍不发。小刘的“小动作”并没有因为李老师的紧盯而停止。结果,在两人再次发生争执时,这个小姑娘一句极其肮脏的话又脱口而出。李老师终于被激怒了,说:“你再讲多几句!”可是,李老师的“威胁”并不起作用——小刘竟瞪着她,一字一顿,清晰地再重复了一次那句脏话。李老师终于忍无可忍,喝道:“我替你父母教训一下你!”然后用手捏住她的嘴,而小刘用力一摆头挣脱……事态就因此变得严重了。李老师留着指甲,指甲在小刘脸上划出几条明显的伤痕。这时,两方的情绪完全失控了,小姑娘尖叫着向老师还击,双方发生了肢体冲突。最后闹得满城风雨、不可开交!
再看案例《小A突变》,如果班主任何老师不懂得化解小A的叛逆情绪,在小A进办公室后继续高压“教育”,那此事结果就难以预料了。
下面,我想先从“如何预防学生出现叛逆情绪”谈起,再谈当叛逆情绪出现时,我们如何处理和化解。
前面讲了,学生的叛逆,是其心理发展的必然会出现的现象,但很多时候是指向父母的。学生在学校叛逆的程度远比在家小。那作为教师的我们,如何让学生不在我们面前叛逆呢?下面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
第一,尊重学生,依法执教。学生,作为生命个体和国家公民,无论在人格上还是在法律、社会地位上都应该与我们是同等的。教师育人,切不可高高在上,漠视学生,否则,我们的教育活动,很容易变成“违法活动”。比如,案例中的李老师,试图没收小A的漫画书,并最终导致漫画书撕坏。在法律的界定里,这里的“漫画书”,属小A的私有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七十五条规定: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破坏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小A不让李老师没收自己的漫画书,是保护自己的私有财产,是完全正当的。李老师不从尊重学生的角度出发,一味强调自己的权威,不知不觉中出现了“违法”行为,这是当前教育中很普遍的现象。还有的比如学生迟到,或上课扰乱课堂秩序,老师将他们拖到教室外面“罚站”,这也是违法行为,这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还有,我前面讲到的,学生在人格上和我们是平等的,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其实就不光是师德的要求,更是法律的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在《宪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中都有明确的要求。
教师是文明的传播者,首先要有守法意识,尊重学生,这样才能创造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有效避免学生激起叛逆情绪。
第二,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你OUT了”——一句普通的广告语迅速流传开来,并在青少年口中广为传播,其实正好呼应了他们追求个性、崇尚“另类”的心理需求。有调查显示,“幽默、时尚”是当下中小学生最喜欢的老师个性之一。青少年文化,是一种亚文化,这种文化有其自身的特点。与主流文化相抗争是其特点之一,所以“鄙视、非主流”等是他们的高频热词。教师如果主动了解其文化特点,便不会处处强调“教育”、处处讲“大道理”;而是会在一定程度、一些时候尊重学生,给与他们自由——甚至偶尔来几次无伤大雅的“非主流”,那师生关系一定会十分融洽。教师是需要威性,但威性何来?“不怒而威”才是最好的境界。做一个让学生既爱又怕的教师才是教师威性的最好体现。
第三,爱学生,并使学生感受到爱。爱能促进产生积极的情绪,从而转化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部动力。教师只有加深对学生的爱,学生才能观察和体验到教师对自己的谆谆教导,也才能尊重教师,尊重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热爱教师所讲的道理,从而把教师的要求,转化为自身的行动。我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经说过:“教师让学生做任何一件事,都应该使学生觉察到心灵有一种美感、幸福感、自豪感。这种幸福感就能成为学生继续做同类事情的动力源泉。”所以,教师对学生无私、宽厚的爱,会激励学生追求真理。利用从教师那里感知到的情感体验,去对待别人,逐渐学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中包括师生关系。这样,学生就会理性地处理师生之间的矛盾和问题,而不是采用叛逆、冲突这种较冲动、不理智的方式。
现在来说说如何化解学生的叛逆情绪。
有了前面的心理和思想上的准备,学生的叛逆情绪发生机率也许会大大降低,但不代表不会出现。尤其是作为班主任,常常要处理别的老师与引发学生叛逆的冲突事件。像《小A的突变》中的情景,班主任无可避免地会要遇到学生的叛逆。当学生出现叛逆情绪时,以下三个步骤和要点特别重要。
第一,共情。
共情(Empathy)是由人本主义创始人,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概念。此词有多种译法,比如共情、投情、神入、同感心、同理心、通情达理、设身处地等等。
在师生沟通中,共情表现为:教师能设身处地地理解学生,从而更准确的掌握信息;学生会感到自己被理解、悦纳,从而会感到愉快、满足,这对沟通进展会有积极的影响;促进了学生的自我表达,自我探索,从而达到更多的自我了解和师生双方更深入的沟通交流。
案例中班主任何老师,化解小A的叛逆情绪,采取的第一个策略便是“共情”。他对学生说的第一句是:“小A,你现在是不是很生气?”这句话体现了教师设身处地地理解学生,直接反馈学生的情绪。所以,小A立刻觉得被理解,从而感到满足,心理得到平衡,解除了戒备,身体慢慢得到放松。
接下来的两句话:“你是不是觉得李老师不应该撕坏你的漫画书?”和“你是不是很讨厌别人动自己的东西?”则是在价值观层面上再一次的共情。这一层面的共情,更加让对方感到自己被理解和尊重,他再一次获得一种更大的满足感。
班主任接下来的第四句话:“呵呵,我也不喜欢别人随便动自己的东西,”仍然是共情,这让学生觉得他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老师也这样,一下子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谈话从教师主动,开始转向学生主动。果然,学生觉得完全放松后,一下子激起了表达欲望,开始自我对话。到这个时候,第二个技巧便“闪亮登场”了。
第二,倾听。
有人认为,班主任工作,能说会道是第一位的。其实不然,倾听才是第一位的。倾听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展开良性沟通的基本要求。倾听是沟通的第一步,是建立良好沟通关系的基本要求。倾听既可以表达对学生的尊重,同时也能使学生在比较宽松和信任的氛围下对老师诉说自己的烦恼,开展自我分析。
倾听时老师要认真、有兴趣、设身处地地听,并适当地表示理解,不要带偏见和框框,不要做价值评判。对学生讲的任何内容不表现出惊讶、厌恶、奇怪、激动或气愤等神态,而是予以无条件的尊重和接纳。可以通过言语和非言语来对学生的倾诉做出反应,比如,“噢”、“嗯”、“是的”、“然后呢”等,以及点头、目光注视、微笑等。
案例中的班主任老师就很好地进行了倾听,充分地让学生表达自己。班主任说了很多很简单的“哦”、“嗯”等字。不要小看这些字。这些可被看作是“敲门砖”,能促使、鼓励学生谈下去,对良性沟通的推动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敲门砖”不但打开了沟通的大门,还传达了对孩子的接受以及对他本人的尊重,它们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你有权表达自己的情绪。”
“我尊重你以及你的想法和情绪。”
“我可能会从你那里学到些什么。”
“我真的很想听听你的观点。”
“你的想法值得一听。”
“我对你很感兴趣。”
“我希望和你建立亲密的关系,希望更多地了解你。”
所以学生会愿意继续讲下去,并且开始进行自我分析、自我对话。
除了这些简单的敲门砖,班主任也还说了一些较完整的句子,这些句子也都是表达了对学生的积极倾听和回应,对学生的一些好的想法做出及时的鼓励和认同。最终,学生自已说出了事情的解决办法,叛逆情绪完美化解,冲突圆满解决。
但有时,学生的叛逆情绪很强烈,师生之间的冲突很大,并涉及到一些原则问题,双方都可能僵持不下,那就不得不靠第三种策略了。
第三,双赢沟通。
双赢沟通是一种不涉及权力的方法——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种“没有输家”的方法。冲突解决后,完美有人赢也没有人输。双方都赢了,因为冲突的解决方案必须被双方接受。这是一种双方对最终的解决方案达成共识的冲突解决方法。这种策略出现在学生的叛逆情绪很强烈,双方冲突很大的时候。
比如:一个学生违犯学校校规,在校园内骑车,被扣分。事情到了第三次,班主任老师特别生气,于是找学生谈话。如果老师一味地以权威压制,那有可能学生被迫接受,但并不一定会从内心深处认可,也就是就最终会导致破坏师生关系。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学生根本不接受,老师一再坚持,于是导致冲突升级,事情闹大。而如果用双赢沟通的策略,对话是这样进行的:
班主任:我们需要讨论一下关于你在校内骑车的问题。学校有明确规定不准在校内骑车,而你今天第三次违规,导致班级扣分。我为此很生气,前两次我都跟你讲过。我想,这个问题是我们之间的一个矛盾。我想听听你对这个问题的想法。
学生:(感到有一点奇怪——老师竟然没有大发雷霆。)好吧,老师你能如此坦诚地交流,那我也不妨直说,我就是想不通,为什么学校老师可以在校内骑车穿来穿去,速度比我们的还快好多,我们学生就不许。
班主任:哦,那么,你在校内骑车并不是自己的一种需要,而是表达一种不满。
学生:是的。我私底下跟同学们交流过,他们也都不认同这个规定。所以,虽然我给班上扣分了,但同学们一点也没讨厌我。
班主任:可是,这个问题总要解决。我们都不想班级扣分,不想班级落后。而我也不是校长,无法对这个规定进行修改。你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有什么好的办法?
学生:我也知道,学校这样规定是出于对我们安全的考虑。
班主任:是的,咱们学校学生这么多,如果不这样规定,很容易出事。
学生:嗯,我们理解。我们就是心理不舒服,不平衡。
班主任:可是,老师们有时要赶时间,再说,老师群体也比你们少很多啊。
学生:赶时间不是理由,赶时间不知道早一点出门啊。
班主任:嗯,你的话蛮“犀利”啊。
学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呵呵,不过,老师群体比我们少倒是真的。
班主任:是的。
学生:我有一个主意,学校组织一次师生之间的骑车比赛怎么样?这样,也许能让我们平衡一点。
班主任:可是,如果搞这样的比赛,我担心大家为了追求更快的速度,出安全事故。
学生:也是的。要不我们就比“慢骑”。跑道100米,看谁骑车最后到达。这样便不会有安全事故了!
班主任:(眼前一亮)你的意思是如果学校举行一次这样的比赛,让你们有机会跟老师们比试一下,你们便会内心平衡很多,以后不再为学校的这个规定“钻牛角尖”?
学生:是的,我保证,大家都是这么想的。
班主任:这个主意还真不错。不会有什么安全问题,还能引导大家骑车速度放慢,更可以融洽学校师生之间的感情。好,我去向学校提议,我相信学校会同意的。
学生:谢谢老师。
班主任:那这个问题咱们就这样说好了。
学生:嗯,说好了。我还要感谢老师今天没有把我臭骂一顿,对于给班级扣分这件事,我正式向您说声对不起。
班主任:(开怀大笑)你这个鬼崽子,好了,上课去吧!
在这个案例中,学生的叛逆让他们对学校的规定发出质疑,认为是不合理,并屡屡挑战学校的权威。这是中学生心理的明显特点。班主任老师没有爆发自己的情绪,而是采取“双赢沟通”的策略,跟学生一起商讨解决矛盾冲突的办法。在对话的过程中,老师渐渐理解学生出现这一行为的背后真象。如果不是这样的沟通,我想,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学生对学校的规章制度反感,如果不是这样的沟通,那这件事情很难得到圆满的解决。
以上三点便是化解学生叛逆情绪的步骤和要点,此外,在教育中还要特别注意三个原则:
1.关系大于教育;
2.方式重于内容;
3.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
这些都很好理解,由于时间关系今天就不举例展开来讲了,希望还有机会跟各位进一步沟通。
好了,今天的讲座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参与,祝各位身体健康、天天开心!
谢谢!
——专题讲座
益阳市朝阳国际实验学校 何义